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

时间:2020-05-20浏览:1079设置

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

(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、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)

一、培养目标

适应新工科发展需求,培养具有数学、自然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,具备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,在食品生产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、产品开发、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,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、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,具备继续深造、终身学习、创新创业、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
本专业期待员工在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:

1.具有在专业工作中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经历;

2.能根据工作任务合理选用工作方法或技术手段,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,具有编写技术总结和技术报告的能力与经历;

3.具有指导助理工程师工作、学习的能力与经历;

4.具有参与完成过对中型以上企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产品的研究、设计工作、或参与完成过有一定技术难度和较复杂产品的某一过程的研究、设计工作;

5.具有提出过中型工程项目或科研课题的选题、立项论证报告、实施方案、方案设计等的经历。或参与完成过中型以上企业技术改造、设备改进、提高产品质量或工艺水平等项目。

二、毕业要求
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1.工程知识:能够将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安装、工艺布置、新产品研发等复杂工程问题;

2.问题分析:能够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食品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,识别、表达、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食品工厂设计、食品机械故障等复杂工程问题原因,并获得有效结论;

3.设计/开发解决方案:能够应用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,设计食品工厂、车间、新产品开发等复杂工程问题方案,同时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食品工艺流程,并能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对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、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影响;

4.研究:针对食品生产复杂工程问题,能够利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,设计解决方案,综合分析,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;

5.使用现代工具:针对食品生产复杂工程问题,能够开发、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、资源、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,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;

6.工程与社会:能够基于食品工程背景知识,分析和评价工程实施、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,并理解设计者、参与者的责任;

7.环境和可持续发展:熟悉并掌握食品行业的生产、设计、研究与开发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、政策和法律、法规,并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;

8.职业规范: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,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,在食品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,履行工程师的责任;

9.个人和团队: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,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相应的作用,并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;

10.沟通: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清楚表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,并能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;对食品工程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有基本的了解,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; 

11.项目管理:掌握工程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,并能将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;

12.终身学习:对于终身学习具有正确的认识,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探索新知识、适应社会、认识自我,不断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。

三、主干学科

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化学、生物科学

四、核心课程

食品工程原理、食品加工工艺、食品化学、食品生物化学、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、食品机械与设备、食品营养学、食品安全学

五、学制与学位

学制:四年
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

六、专业建设

     1.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与历史沿革

   1)专业定位

专业立足食品行业和中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,聚焦工程教育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力争成为国内一流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基地。

   2)历史沿革

专业创办于1980年,是河南省创办最早、办学时间最长、影响最大的食品专业。

 




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沿革

 七、课程结构比例

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

课程平台

课程要求

学时数

占总学时比例

学分数

占总学分比例

人文社科课程平台

必修

320

14.31%

20

11.43%

选修

32

1.43%

2

1.14%

公共基础课程平台

必修

528

23.61%

29

16.57%

科学素养教育平台

选修

64

2.86%

4

2.29%

学科基础课程平台

必修

696

31.13%

43.5

24.86%

选修

64

2.86%

4

2.29%

专业教育课程平台

必修

360

16.10%

22.5

12.86%

选修

108

4.83%

7

4.00%

自主发展课程平台

选修

64

2.86%

4

2.29%

集中实践教学平台

必修

  

  

35

20.00%

创新创业实践(课外)

选修

  

  

4

2.29%

必修课小计

1904

85.15%

150

85.71%

选修课小计

332

14.85%

25

14.29%

总计

2236

100.00%

175

100.00%

 

本专业须修满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175学分,其中必修理论课115学分,选修理论课21学分,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,创新创业实践(课外)模块4学分方准予毕业。

返回原图
/